网站首页 >
学院概况 >
学院简介 >
学院简介
经济管理学院简介
经济管理学院前身系2002年成立的财经系,2009年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。经济管理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立足潍坊、服务山东、面向全国,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为核心,坚持以管理学为主,多学科专业协同发展,以培养面向基层和生产一线的、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,主动对接地方产业和行业人才需求,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,突出区域性、产业性和应用性。建设区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、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经济管理学院。
学院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体系日臻完善,人才培养目标明确。学院目前共有7个教研室,下设财务管理、市场营销、人力资源管理、审计学、金融工程、农林经济管理、国际商务等7个本科专业。其中财务管理、市场营销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设有大数据与会计、市场营销2个专科专业。共建乡村振兴产学研实训基地和农村发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,建有3D虚拟仿真多功能实训室、财会多功能模拟实训室、大数据营销综合实训室等9个机房实训室和7个实操实训室。各类在校学生4000余人,已形成较成熟的专本硕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。
学院拥有一支以博士教授为核心、中青年教师为骨干、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。现有教师有205人,学缘广泛,结构合理。其中正高级职称11人,副高级职称31人,硕士生导师13人,拥有博士学位72人,具有海外留学背景35人,双师双能型教师96人,省级教学名师1人,潍坊市社会科学拔尖人才2人,寿光市杰出人才1人,寿光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,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5人。学院还聘请了一批学术造诣深厚、具有丰富经济管理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担任兼职教授,师资力量日益壮大。
学院党委持续完善“党建引领、汇心育人”党建品牌,创新打造“永葆农心、振兴乡村”党建品牌,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。学院党委获评潍坊市教育工委五星级“先锋”党支部、潍坊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,并多次被评为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;上报寿光市教育工委的“书记好党课”“党员好故事”“党建好案例”,均获评一等奖;学院教师获潍坊市教育系统党建业务技能大赛一等奖一项,立项市厅级以上党建课题两项。
学院教科研实力不断提升。获立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团队,获批市厅级乡村振兴研究基地和市厅级国外山东印象研究院。近五年,学院先后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、省一流课程2门、省教改项目5项,出版教材7部。获批各类纵横向课题400余项,其中,国家级课题1项、省部级课题40项、市厅级课题或项目80余项。在各类高水平中英文期刊发表论文110余篇,出版专著28部,发明专利授权3项,获省、市厅级科研成果奖励25项。学院一直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,承办三届“寿光模式”与新时代乡村振兴研讨会,承担多项乡村文化振兴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调研任务,调研成果在中央级内参《改革内参》刊发,多项成果获全国政协、山东省政协等部门采纳采用,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。
学院高度重视校企合作、校地共生工作。先后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、山东全福元商业集团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,建立普惠金融产业学院、新农人数字化运营产业学院,共同开发企业真实案例库和实践项目,近五年师生参加“互联网+”“挑战杯”等三大重点赛事共获得奖项 16 项。其中,“互联网+”国家银奖1项,省级金奖2项、银奖1项、铜奖1项;挑战杯获得国家级金奖1项、三等奖 1项,省级特等奖4项、一等奖2项、三等奖3项。“学创杯”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、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、全国大学生统计建大赛、全国大学生财会职业能力大赛、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等名类专业学科竞赛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6项、二等奖35项、三等奖40项;省级一等奖110项、二等奖91项、三等奖36项。近五年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5.31%以上,荣获全国“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优秀单位”荣誉称号,当选山东省市场学会常务理事单位。(数据更新至2025年2月)
版权所有权:潍坊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
地址:山东省寿光市金光街1299号
技术支持:山东潍科软件科技有限公司
邮编:262700